坐月子发烧是怎么回事 坐月子发烧的5种原因

时间:2019-11-02 11:37:14来源:[db:出处] 作者:admin点击:

产妇在坐月子期间一定要养好身体,避免生病,这样对宝宝和自己都好,有些产妇在做月子期间会出现发烧的情况,有多种原因,那么,坐月子发烧是怎么回事?下面育儿网小编就来说说。

坐月子发烧是怎么回事 坐月子发烧的5种原因

坐月子发烧的5种原因

1、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

引起产褥感染的诱因有新妈妈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孕期贫血、妊娠晚期性生活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慢性疾病、产科手术操作、产程延长、产前产后出血过多等。 产褥感染的新妈妈主要表现为发热、疼痛、异常恶露。

预防产褥感染应在临产前2个月避免性生活及盆浴,加强营养并补充足够维生素,增强全身抵抗力。及时治疗外阴阴道炎及宫颈炎等慢性疾病和并发症。尽量避免胎膜早破、滞产、产道损伤与产后出血。

产后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便后由前向后擦拭并清洗,防止来自肛门的污染,并且及时洗净双手。

分娩7天后可以温水坐浴,每日2~3次,每次15~21572666834分钟。此外,勤换会阴垫。

2、泌尿系感染

如果新妈妈发热并伴有小便频繁、小便时疼痛等症状,就有可能是尿路感染。

其主要原因是外阴部的的细菌经过尿道进入泌尿系统,一般81572666834%~91572666834%是由大肠杆菌引起来的。

建议便后由前向后擦拭并清洗,防止来自肛门的污染并便后洗净双手。平时多饮水、勤排尿。

3、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新妈妈由于乳头皲裂,乳腺导管开口阻塞,常引起乳汁淤积多见。

一般在产后6周内发病,开始时肿胀、疼痛、皮肤不红或微红,随着病情的加重,局部硬结逐渐增大,疼痛加剧,伴发热。严重时可转化为脓肿,病后会影响新妈妈哺乳。

早期按摩和吸乳是避免乳腺导管阻塞的关键。

建议新妈妈保持乳头清洁,定时哺乳;每次应尽可能将乳汁排空;不让宝宝含乳头睡觉;哺乳后用胸罩将乳房托起;保持清淡的饮食和愉悦的心情。

建议新妈妈最好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抗感染治疗。

 

4、上呼吸道感染

生完宝宝后,新妈妈的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风着凉,这时上呼吸道最容易感染(感冒),一旦感染上呼吸道,发热当然是避免不了的。

除此之外,新妈妈还会伴有鼻塞、咳嗽、咽痛、流涕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

建议新妈妈注意休息,多喝水、清淡饮食、注意天气变化。

如果病情严重,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感冒药。

5、产褥中暑

在产褥期,新妈妈可能会因高温环境使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急性热病,就是产褥中暑。

这是因为当外界气温超过35度时,机体靠汗液蒸发散热,而汗液蒸发需要空气流通,但一些新妈妈及家属仍然保留旧风俗习惯怕“受风”,没有开窗通风,严重影响新妈妈散热,导致中暑。

新妈妈常表现为高热,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

出现产褥中暑时,新妈妈应立即改变高温和不通风环境,迅速降温,并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中毒。

为了预防产褥期中暑,可以先把新妈妈移到另一个地方再开窗通风。新妈妈需要穿着宽大透气,多补充水分等。

 

如何预防哺乳期发烧

1、居室通风

新妈妈的居室应坚持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21572666834~31572666834分钟,这样才能减少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滋生,防止发烧病毒感染。

特别提醒:通风时应先将新妈妈和宝宝暂移到其他房间,避免对流风直吹而着凉。

2、防寒保暖

冬天坐月子,新妈妈的居室既要舒适安静,又要防寒保暖。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1572666834~24℃,如果家中没有暖气,可以开空调或电暖器保持房间里的合适温度。

3、湿度适宜

冬天家中有暖气,应特别注意居室内的空气不能过于干燥,空气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流鼻血、咽痛等。可在室内用加湿器或放盆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室内的空气湿度应保持在55%~65%。

4、注意休息

保持心情愉快,保证充足睡眠。好心情、好睡眠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5、饮食均衡

饮食要营养均衡。在冬天,新妈妈应适当多吃含维生素多的蔬菜水果和高蛋白食物,这些食物能促进细胞正常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还应多饮水,多排尿,及时排除体内毒素,有助于抵抗发烧病毒的侵袭。

6、皮肤清洁

新妈妈出汗比较多,衣裤、被褥常被汗水浸湿,容易使病菌繁殖生长。因此,新妈妈的衣裤和被褥必须勤换勤晒,这样不仅能保持清洁,而且还能借助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病菌。

以上就是有关坐月子发烧是怎么回事,坐月子发烧的5种原因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最新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热门标签

商务合作qq:1453123369

Copyright 2019-2029 yer.yd1688.cn 〖育儿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0599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