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02 11:37:14来源:[db:出处] 作者:admin点击: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是第12个自闭症日,今年世界自闭症日的主题是消除误区,倡导全纳,自闭症儿童也一直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关注,那么,关于自闭症的认知误区有哪些呢?接下来育儿网小编就来说说。
自从2157266683415726668348年第一个“世界自闭症日”以来,今年已经是联合国指定的第12个“世界自闭症日”了,经历了11个“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也称儿童孤独症)得到了全世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每年的4月2日夜晚,世界各地标志性建筑纷纷亮起代表自闭症的蓝色灯光,以此呼吁人们关注这一起病于儿童期的精神疾病。
今年的“世界自闭症日”主题是消除误区、倡导全纳
同其它精神疾病抑郁,对于自闭症的认识上人们始终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因为误区,有人认为自闭症儿童是天才,不需要特殊支持;因为误区,自闭症儿童被拒绝入学。对自闭症儿童的误区如此之多,不但成为文明社会不应该存在的声音,而且成为了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的绊脚石。自闭症的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和兴趣范围狭窄刻板行为,可以说这些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融入社会,而大众的误区也导致了孩子们融入社会难上加难。
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有自闭倾向是一件丢人的事,其实这都是对自闭症的偏见和粗浅的认识。北京儿童医院神经科主任张纪水表示,医学上对自闭症的认知正在不断完善,关于其病因和治疗手段也在摸索中,但对于其认识,人们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误区1:自闭症是心理疾病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等为主要特征。由于患儿这些表现,很多人容易把它等同于心理疾病,认为孩子得病是受到某种外界刺激或与家庭教养环境有关。这种想法给很多患儿家长增加了心理负担。
通过多年对比分析自闭症患儿、脑瘫患儿和正常孩子,总体上自闭症患儿呈现了脑认知功能瘫痪的特点,因此提出“自闭症是一种脑认知功能瘫痪”这一观点。
误区2:得了自闭症很丢人
自闭症患儿确诊后可以到残联办一张残疾人证(精神残疾),去指定康复机构做康复治疗时可享受国家补助。然而,很多家长拒绝给孩子办残疾证,觉得很丢人,甚至不愿意告诉亲戚朋友孩子患病的事实。
其实这样不仅不是保护孩子,反而可能因为错过最佳的干预时机而影响孩子一生。就像前面所说,自闭症不是心理疾病,它就像先心病一样是一种发育性疾病,只有正确认识、客观对待,才是给孩子最好的选择。
误区3:自闭症患儿都是“天才”
人们愿意相信生病的孩子都是“折翼天使”,在某方面有自己的特长。实际上,只有极少数的自闭症患儿在绘画、音乐、记忆、心算等方面表现出特长。
其实有“特长”的自闭症患儿仅有几十例。自闭症谱系中包括典型自闭症、不典型自闭症(高功能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和瓦解性精神病等类型,高功能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患儿在某一方面表现出特长的概率会比较高,然而这部分患儿只占很少比例。
误区4:自闭症可以治愈
关于自闭症的治疗,很多家长都不断的在打听“灵丹妙药”。实际情况却是,自闭症是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
一般是症状较轻的患儿家长会有这种想法,看到孩子有好转,就认为能完全治愈。“目前,部分轻症自闭症患儿通过规范、持续的个体化康复治疗,也只是可以实现‘临床治愈’,即能基本实现生活自理和有基本的社交。”重症患儿家长往往进入另一个极端,放弃治疗或者盲目治疗,错过最佳干预时机或走了很多弯路。
大部分自闭症孩子在2岁半左右确诊,早的话1岁左右就可发现。自闭症孩子与人缺乏经常性的眼神交流;抗拒身体接触,不像一般孩子被抱时身体会贴向大人;兴趣比较狭窄,可能只喜欢某种东西,有重复转圈、挥手之类的刻板行为。如果出现以上行为的一项或者几项,家长就应重视,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自闭症的发生,遗传因素是决定性的,不是因为“带孩子没带好”、发烧、磕碰、打疫苗等原因。家长往往希望患儿能一下被治好,以目前的医学水平,自闭症孩子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后会慢慢得到改善,但疾病是终身的,希望家长不要相信夸大的治疗宣传,以免上当受骗。
网友跟帖
商务合作qq:1453123369
Copyright 2019-2029 yer.yd1688.cn 〖育儿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0599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