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02 11:37:14来源:[db:出处] 作者:admin点击:
所有的沟通都要讲求方式方法,即使是在最亲密的家人之间。很难想象,一个与孩子交流从来不讲方法,从来不懂得控制情绪的妈妈,可以跟孩子顺利互动。那么,究竟都是哪些问题,导致了孩子对我们的一片苦心“不领情”呢?
误区1争个对错,伤了感情
(沟通目的)
妈妈不满孩子的奇装异服,和孩子起了冲突——家长只看到孩子表面的行为细节,却忽视了和孩子沟通的目的,一味地指责孩子,必然无法继续沟通。
误区2“为你好”——亲情绑架
(沟通基础)
“我这都是为你好啊!”、“我是你亲妈,难道还能害你不成?”……
这样的宣泄似乎再熟悉不过了,但这时孩子只能接收到一点——大人对ta判断力的怀疑。在这样身份不对等的前提下,孩子是拒绝交流的。最终沟通为零, 取而代之的只有指责和训斥。
误区3忠言一定“逆耳”
(沟通形式)
“别觉得我说话难听,但是道理是对的啊!”……
讲道理就一定不能好好说吗?当我们责备孩子不好好说话时,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表达方式呢?孩子的行为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平时对待他的样子。
误区4只谈学习成绩,疏远了亲子关系
(沟通内容)
静下心来,把最近和孩子沟通的内容分个类,看看自己有多久没有关注孩子的快乐和悲伤,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呢?
如果你期待孩子能主动和你探讨学习的话题,那就一定要让ta发现与你交流学业是完全没有压迫感的。当你能够真诚地给予ta建议和支持,孩子那么自然就不需要回避了。
误区5“一次见效,永不复发”
(成效评估)
其实这种“神一般”的标准在很多家长身上都存在。“我和你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这样啊?!”……
亲子教养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成长也不是简单的直线上升。从“知道”到“做到”,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转变所需要的时间,强行拖着孩子一路向前,就只能让幼小的心灵伤痕累累。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不妨经常问问自己,“我是不是有点着急了,没有给到他成长的空间?”、“我是不是有点着急了,因此我自己也有了挫败感”……
孩子的成长是在螺旋式上升的,进步要在多次反复后才稳定下来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肯定每一次的尝试——孩子的尝试,还有我们自己的尝试。
了解了亲子沟通中的常见“雷区”,你不禁要问,究竟怎样做才能绕开这些雷区,避免徒劳又伤感情的教养方式呢? 其实很多亲子沟通中的“大爆发”,都是因为我们性子太急,看到问题就要马上指出来,生怕孩子意识不到,却往往选错了时机。其实对这一点,我们不妨借鉴些传统国学中智慧,比如“爱子七不责”,就告诉我们7个不宜批评孩子的时机:
对众不责 愧悔不责 暮夜不责
饮食不责 高兴不责 悲忧不责
疾病不责
怎么样,这7个错误的时机,你中了几个呢?很多沟通,从一开口,就已经可以预测到结局了。你不禁又要问,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什么时候能管孩子呢?其实除去这七种情况的时候有很多,就看你愿不愿意利用起来,看你愿不愿花心思关注孩子在每个阶段的特点,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回应ta。这里我们总结了孩子从出生到成年,父母在亲子教养中应该做出的5次调整,简称“五不离”: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多在沟通中增加眼神交流和肢体接触,及时回应ta的生理需求。
1-3岁不离手
当孩子大一些了,开始主动探索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手放胆让孩子去摸索。
3-6岁不离眼
这时候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手,在沟通中多给正向强化,忽视那些不愿意看到的行为。
6-12岁不离口
孩子上学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关注,多听孩子倾诉,但是要注意别让“别人家的孩子”扰乱了我们的心神。
12-18岁不离心
孩子青春期,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既能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又是可以信赖的,遇到事情可以来找我们。
梳理了不同年龄阶段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后,我们能够意识到,沟通不只是说话,它蕴含了许多因素。在亲子教养中,只有家长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管孩子时能“沉住气”,在不适宜的时机“不责”,对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调整自己作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引导和支持,才能做到更好地“责”。
网友跟帖
商务合作qq:1453123369
Copyright 2019-2029 yer.yd1688.cn 〖育儿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0599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