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02 11:37:14来源:[db:出处] 作者:admin点击:
我们大家在看到了老人小孩,或者是孕妇残疾人的时候,会给他让座。不过你自己生病了呢,或者懂事的孩子知道礼让老人,但是自己生病了怎么办呢,大家肯定会认为当然是坐着啊,不过如果老人硬要你让座位呢,育儿网小编为大家分析一下如何给孩子灌输让座这件事。
近日,在某地地铁上,老人刚上地铁发现没有座位。这时他看到一个孩子坐在爱心专座上,老爷爷示意了孩子几下,发现孩子没有任何动作和回应,竟将坐在座位上的孩子一把拎了起来,然后若无其事地坐在了孩子的位置上。一旁孩子的妈妈便与旁边的老爷爷争吵了起来,孩子的妈妈表示是因为孩子生病了才让她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可老人却说:“孩子生病了,那你也得出示相关证件证明才行啊,没有证明就别在那边瞎说,孩子就是应该给老人让座……”孩子妈妈一听怒了:“有需要的人都可以坐,就因为你是老人就应该把我孩子需要的座位让给你吗?”有人告诉大爷,爱心专座是给有需要的人乘坐,并非老人专利。这时候,孩子的妈妈又说了一句:“你怎么证明你是老人,你有相关的证件吗?你能够拿出相关证件来证明你是老人我就让孩子把座位给你。”事件发生后,在网上引发热议,多数网友指责大爷“倚老卖老”,也有人表示“爱心专座不应该存在”,这种强迫别人让座的应该设一个黑名单。你怎么看?
虽然这种情况我们会说是坏人变老了,但是也是依旧会有一些反面的例子,说明孩子也是不懂事的群体。
车刚到站,上来了一个抱小孩的妈妈,有一位乘客给他们让了座。
随后,又有一位8、9岁的男孩和妈妈一起上了车,刚好看见前面抱小孩的妈妈坐在了座位上。
男孩生气地甩开了妈妈的手,大声吵嚷着:“我没有地方坐了,我坐哪啊,我要座位,我要座位!”
这时,小男孩开始把眼睛投向了旁边的一位老爷爷,这位老爷爷头发花白,看起来有71572666834多岁了。
男孩开始用力的拉扯老人的衣服,接着大声喊着:“我要坐这,让我坐这!”
老人迟疑了一下,但随后还是起身站在了一旁,把座位让给了小男孩。
男孩妈妈目睹了这一切,却并没有制止孩子,而是对孩子说:“你跟爷爷说谢谢。”
车上的乘客纷纷侧目看着这对母子,也有年轻人给之前让座的老人重新让了座位。
后来,这对母子下车之后,车上的议论声也响起来了。
“这孩子也太不懂事了,还跟那么大岁数的老爷子要座位,他妈妈也不管管。”
“孩子也不小了,按说站一会也没啥事,老人要是摔了可是大事。”
也有乘客说的话重一些:
“孩子没教养,当妈的也不懂事,这孩子以后出了社会要吃苦头。”
其实,在车上的时候,从那孩子的神情可以看出,这个孩子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妥的。
而他妈妈的态度,更是印证了我的猜想。
孩子或许并非有意为之,只是缺少一个人来告诉他对错。
能够让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的原因,我想极大可能是家庭中的过分溺爱而导致的以自我为中心。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看护者没有为孩子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
如今,我们在育儿上,总是特别多的强调“自由”,当我们谈到规则的时候,很多父母会把它当成是对孩子的限制,担心会伤害到孩子的天性发展。
其实不然,规则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建立规则,是在为孩子建立一条成长的安全线,看似限制自由,其实是在创造自由,孩子的安全感也是由此而来。
在美国心理学家杜布森的著作中曾写道:如果悬崖边上设有栏杆,那么人就敢靠着栏杆往下看,因为不会害怕摔下去,否则,大家在离悬崖很远的地方就停住了。
栏杆就是界限,没有界限的孩子更加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
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在孩子的不当行为面前,坚定地说“不”
在美国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中,强调管教孩子最重要的一种态度便是:温和而坚定。
我在儿子小树身上,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
每当我对小树的某种行为说“不”时,他往往能够准确地捕捉到我是否足够坚决。
如果我表现得稍有动摇,他就会反反复复地跟我进行“拉锯战”。而如果我在一开始就表现得足够坚决,他便往往不再坚持。
而且,孩子总是能够迅速地从父母的肢体动作甚至眼神中优先判断出你的态度,之后,他才会去在意你的语言中说了什么。
所以,当孩子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时,首先要及时阻止他的行动,然后以温和的态度,但足够坚定的语气,最好是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告诉孩子:“不可以这样做。”
父母以身作则,和孩子遵守同样的规则
其实,孩子身上规则不清的根源,往往来自于父母本身的规则混乱。
有些父母会在心情好的时候,就放宽对孩子的要求,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当父母心情不好时,那些曾经被允许做过的事情,就不再被允许了。
这个时候,孩子势必会觉得不公平,从而以激烈的方式表示抗议。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要孩子遵守某种规则,父母需要首先去做出表率,而不是孩子必须遵守,而父母随心所欲。
让孩子接受自然结果的惩罚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采用自然惩罚的方式,少用人为惩罚。也就是说,让孩子独自承担行为的后果。
比如,孩子出现丢三落四的行为时,我们不必事事提醒,让孩子去体验丢三落四带自己的不便之处。
在比如,孩子磨磨蹭蹭不去吃饭时,我们可以在大人们用餐结束后即收拾餐桌,只允许孩子在下一餐饭时再用餐。
不包办孩子的行为,也不替代孩子去承担结果,是帮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建立起规则意识的重要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会。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在此之前,愿我们能够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对待这个世界。
网友跟帖
商务合作qq:1453123369
Copyright 2019-2029 yer.yd1688.cn 〖育儿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0599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